喜欢看美剧的朋友一定对《越狱》这部经典剧集不陌生。剧中男主角与毒贩、狱警斗智斗勇的惊险情节令人印象深刻,但比起60多年前真实发生的一场大规模越狱行动,剧中的情节简直不值一提。这场被称为史上最疯狂的越狱事件,展现了人类在极端情况下的惊人行动力。
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冲突,波及61个国家和地区,战线之广、持续时间之长都创下了历史纪录。1941年后,德意日等轴心国逐渐陷入颓势,盟军开始掌握战争主动权。在太平洋战场,日军士兵的疯狂抵抗给盟军留下了深刻印象。他们往往战斗到最后一刻,弹尽粮绝时就发起自杀式冲锋或切腹自尽,这种被军国主义洗脑的疯狂行径,使得日军战俘数量一直很少。
展开剩余74%但随着1944年8月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攻,大量日军被俘。为安置这些战俘,盟军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考兰地区建立了一座大型战俘营。这座战俘营分为A、B、C、D四个区域,关押着来自意大利、日本和朝鲜的约2万名轴心国战俘。其中B区专门关押了1000名日本海军士兵。
考兰战俘营选址极为特殊,四周被广袤的沙漠环绕,方圆上百公里都是无人区。盟军认为在这种环境下,战俘即便越狱也难以生存,因此看守相对宽松。然而他们严重低估了日本战俘的决心。B区最早入住的日本战俘是名叫丰岛一的飞行员,他原是海军兵曹,1942年空战中被击落后在澳大利亚小岛迫降被俘。由于会说英语且军衔较高,丰岛一很快成为这1000名日本战俘的实际领导者。
这些日本战俘保持着军队的严格纪律,从不打架闹事,放风时也秩序井然,使B区成为管理最轻松的区域。监狱方甚至将更多管理事务交给丰岛一处理。然而1943年新西兰战俘营发生的日本战俘暴动事件给盟军敲响了警钟。虽然考兰监狱方面认为没必要,但驻守的澳大利亚第22守备营还是在围墙上安装了威克斯重机枪和布朗式轻机枪。
事实证明这一预防措施非常必要。丰岛一始终没有放弃为天皇效忠的信念,他秘密组织战俘,建立了严密的指挥体系,暗中策划越狱行动。1944年8月,丰岛一从狱警处得知部分战俘将被转移,意识到越狱机会所剩无几。经过周密部署,他们决定在8月5日凌晨发动暴动。
行动当天,丰岛一不顾守卫阻拦走向大门,突然吹响喇叭发出行动指令。刹那间,上千名手持自制武器(包括削尖的水果叉、木棍和棒球棒)的日本战俘冲出牢房。守卫士兵大惊失色,立即鸣枪示警,但疯狂的日本战俘仍前赴后继地冲向围墙。危急时刻,守卫不得不开火射击。
激烈的交火中,两名澳大利亚士兵被战俘的餐刀刺死,一名日本战俘甚至夺得一挺机枪,所幸守卫及时卸下枪栓。随着增援部队赶到,这场暴动持续到次日凌晨。最终231名日本战俘死亡,108人受伤,盟军方面损失4名士兵。虽然345名战俘趁乱逃入沙漠,但因不熟悉地形,很快全部被抓获或自杀。这场震惊世界的暴动彻底改变了盟军对日本战俘的看法,从此再不敢掉以轻心。
发布于:天津市恒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